不知不覺立秋已經到了。。。 |
2023/8/8 |
每年8月7~9日,太陽位于黃經135°時是立秋節氣,這是隸屬秋天的第一個節氣。立秋來了,與夏悄然交接,但并不意味著真正的秋天來臨。 午后的天空,仍在燃燒,太陽的每一根光線都放射著耀眼的熱力,熱浪撲面,酷暑難當。這是因為,立秋之后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,再過10天才正式出伏,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才正式宣告結束。所以,立秋之后的半個月左右,炎熱的天氣還會持續,因而我們也稱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為“長夏”。 但是,立秋了,內心難免不透出隱隱歡愉。難熬的悶熱就要過去,早晚的溫差開始加大,夜間開始有了陣陣的涼意!对铝钇呤蚣狻份d:“秋,揫也。物于此而揫斂也。”所謂“揫斂”,本意是抓住,引申的意義是,到了這個季節,天地趨于收斂,萬物漸次成熟,預示著草木結果孕籽,收獲的季節到了。 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,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。早在3000年前,古人就有“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”的儀式。至今,有不少習俗仍在流傳。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,在周代,立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,到西郊迎秋,并舉行祭祀儀式(見《禮記·月令》)。漢代仍承此俗。到了唐代,每逢立秋日,也祭祀五帝!缎绿茣ざY樂志》載:“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!彼未,立秋之日,男女都戴楸葉,以應時序。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,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(見《臨安歲時記》)。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。長夏苦煞,人們因為天氣太熱,出汗多,常常熱得沒有食欲,也沒有睡意,所以日漸消瘦。為了補償夏天的消瘦,“貼秋膘”由此而來。立秋這一天,人們通常會吃燒排骨、燉肘子、白切肉、紅燜肉、肉餡餃子、燉雞、燉鴨、紅燒魚等等,“以肉貼膘”。 立秋食西瓜或香瓜,謂之啃秋,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稱為“咬秋”!稓q時風俗》有記:“立秋之時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瀉。”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,為的是免除冬天和來年春天的腹瀉,清除暑氣、避免痢疾。 |